• <track id="06d61"><dl id="06d61"></dl></track>
    1. <listing id="06d61"></listing>
      1. 您所在位置:

        疾病查詢>X>內容>

        細菌性痢疾

        發布時間:2009年07月10日 來源:綜合 閱讀次數: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志賀菌屬(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冷、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排粘液膿血樣大便。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驟、突然高熱、反復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回圈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腸道癥狀輕或缺如,病情兇險。 菌痢常年散發,夏秋多見。
            傳染源
            患者和帶菌者。
            傳播途徑
            食物型傳播:痢疾桿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繁殖,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潔瓜果可引起菌痢發生。帶菌廚師和痢疾桿菌污染食品??梢鹁”┌l。
            ·水型傳播:痢疾桿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發流行。
            ·日常生活接觸型傳播:污染的手是非流行季節中散發病例的主要傳播途徑。桌椅、玩具、門把、公共汽車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桿菌污染,若用手接觸后馬上抓食品,或小孩吸吮手指均會致病。
            ·蒼蠅傳播:蒼蠅糞、食兼食,極易造成食物污染。
            潛伏期和傳染期
            潛伏期大多在2~3天,短的可僅數小時,長可達8天。
            人群易感性
            人群對痢疾桿菌普遍易感,學齡前兒童患病多,與不良衛生習慣有關,成人患者同機體抵抗力降低、接觸感染機會多有關,加之患同型菌痢后無鞏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間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桿菌之間無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復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復多次發病。
            流行特征
        發病突然、病例集中,可呈散發或家庭多例感染,或在學校、幼托等集體用餐單位以集體性食物中毒形式表現; 9 月份仍是細菌性痢疾發病高峰期。
            診斷
            細菌性痢疾的診斷原則為依據流行病學史、癥狀體征及實驗室檢查進行綜合診斷,確診則需依賴于病原學檢查。
            (一) 流行病學史:病人有不潔飲食或與菌痢病人接觸史。
            (二)癥狀體征
            1.急性非典型菌?。喊Y狀輕,可僅有腹瀉、稀便。
            2.急性典型菌?。杭毙云鸩?、腹瀉(排除其他原因)、腹痛、里急后重、可伴發熱、膿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部壓痛。
            3.急性中毒型菌?。喊l病急、高熱、呈嚴重毒血癥癥狀,小兒發病初期可無明顯腹痛腹瀉癥狀,常需經灌腸或肛拭做糞檢,才發現是菌痢。根據主要臨床表現有以下類型:
            休克型(周圍循環衰竭型):有感染性休克癥狀,如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細速、血壓下降、皮膚發花、發紺等。
            腦型(呼吸衰竭型):有腦水腫表現,如煩躁不安、驚厥、嗜睡或昏迷、瞳孔改變,甚至出現腦疝、呼吸衰竭。
        混合型:同時出現腦型、休克型的征候,是最兇險的一型。
            4.慢性菌?。杭毙跃≌卟〕坛^2個月以上為慢性菌痢。
            (三) 實驗室檢查
            1.糞便常規檢查,白細胞或膿細胞≥15/HPF(400倍),可見紅細胞。
            2.病原學檢查,糞便培養志賀菌屬陽性為確診依據。
            (四) 病例分類
            1.疑似病例,腹瀉,有膿血便、或粘液便、或水樣便、或稀便,伴有里急后重癥狀,難以確定其他原因腹瀉者。
            2.臨床診斷病例,,具有(一)、(二)和(三).1任何一項,并除外其他原因引起之腹瀉。
            3.確診病例,具備(三).2和(四).2任何一項。

            治療原則

            (一) 預防原則
            應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同時加強對傳染源管理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對重點人群、集體單位應特別注意預防暴發或流行。
            (二) 治療原則
            1.一般對癥治療:進易消化飲食,注意水電解質平衡,可給口服補液鹽(ORS),必要時ORS和靜脈輸液同時應用。
            2.病原治療:細菌性痢疾可以是自限性的, 一般情況下可以不使用抗生素。對癥狀比較嚴重的患者,抗生素治療可縮短病程、減輕病情和縮短排菌期。但是, 治療痢疾I型志賀氏菌感染時, 應該慎用抗生素。由于臨床分離菌株常為多重耐藥性,使用抗生素應該根據當地的藥敏譜來確定。
            3.休克型菌痢處理:抗感染、抗休克。
            4.腦型菌痢處理:抗感染、防治腦水腫和呼吸衰竭。
         
            預防
            (一) 預防措施
            1.深入開展衛生健康教育和愛國衛生運動。細菌性痢疾通過糞-口途徑,通過食物、水、糞便、污染的食品、玩具、用具而傳播。注意水源衛生和飲食衛生。教育群眾喝開水、不喝生水;在疫區用消毒過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飯前便后要洗手;食品做熟后再吃, 慎用涼拌菜;剩飯菜要加熱后吃;生熟分開;防止蒼蠅叮爬食物;在疫區不要參加婚喪娶嫁等大型聚餐活動。應加強包括水源、飲食、環境衛生、消滅蒼蠅、蟑螂及其孽生地在內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即做好三管一滅(管水、管糞、管飲食、消滅蒼蠅),切實落實食品衛生管理措施,把好病從口入關。對重點行業人群應每年進行衛生知識或強化食品衛生知識的培訓,堅持持證上崗,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
            2.疫情報告
            3.免疫接種
            (二)病人、接觸者及其直接接觸環境的管理:
            1.傳染源管理
            急性、慢性病人及帶菌者為細菌性痢疾的傳染源。急性病人應隔離治療。由于志賀氏菌的感染劑量極低,對炊管人員、飲食品制售人員、水源管理人員、托幼機構保教人員、醫院里的兒童和護理員等重點行業中的糞便培養陽性者應立即調離原工作崗位,及時訪視管理,并給予全程治療,直至癥狀消失后,兩次便檢培養陰性方可解除隔離。在沒有糞便培養條件的情況下,應于癥狀消失后一周方可解除隔離。
        對暴發疫情中的密切接觸者應進行觀察,在小范圍內可投服抗生素進行預防。
            2.切斷傳播途徑
            對污染的水源和食品要及時消毒?;颊哂脦?、糞便和被污染的物品應做到隨時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特別注意食品衛生的宣傳教育工作。
            對慢性痢疾患者和帶菌者應定期進行訪視管理,并根據藥敏實驗選擇最敏感的藥物給予徹底治療,糞便培養連續三次(隔周一次)為陰性者,方可解除訪視管理。
            (三) 流行期措施
            醫療防疫單位要做到早診斷,早報告。做好病人的隔離和消毒工作。醫療機構要提供及時有效的治療。接到疫情報告后,衛生防疫部門應立即趕赴現場進行調查核實,盡快查明暴發原因,采取果斷措施切斷傳播途徑,防止疫情蔓延。
            (四) 災害影響
            洪澇災害使得人們的生活環境變壞,特別是水源受到嚴重污染、飲食的衛生條件惡化及居住條件較差。災后發生腸道傳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很大。水災后局部地區發生細菌性痢疾爆發的可能性很大,應該特別提高警惕。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機版
        服務熱線
        亚洲1区第2区第3区第4区别,亚洲AV无码专区欧美AV,深田えいみ禁欲后被隔壁人妻,欧美日韩性爱视频在线观看,_新浪新闻

      2. <track id="06d61"><dl id="06d61"></dl></track>
        1. <listing id="06d61"></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