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06d61"><dl id="06d61"></dl></track>
    1. <listing id="06d61"></listing>
      1. 您所在位置:

        疾病查詢>N>內容>

        瘧疾

        發布時間:2013年04月24日 來源:中國CDC 閱讀次數:

            瘧疾(Malaria)是由按蚊傳播感染瘧原蟲而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一般有間歇性發冷、發熱、出汗的臨床表現,有時還會引起脾腫大和貧血。重癥瘧疾患者可引起腦、肝、腎等臟器損害,并可引起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甚至多系統功能衰竭。 

            傳染源:瘧疾現癥患者或無癥狀帶蟲者,其血液中具有配子體者便成為傳染源。血液中原蟲密度越高,配子體的密度也會越高,傳播的機率也越大。近來年國內學者報道,復發期間日瘧原蟲對按蚊的感染率高于初發期,其原蟲密度只要在1/ul以上即可使按蚊獲得感染;原蟲密度高于1000/ul的初發病例和高于100/ul的復發病例均能使按蚊獲得較高的感染率。

            傳播媒介:全球400多種按蚊中,有67種可自然感染瘧原蟲,而在瘧疾傳播中起重要作用的只有27種。我國有按蚊50多種,其中13種可自然感染瘧原蟲,5種作為主要傳瘧媒介,即中華按蚊(Anopheles sinensis)、嗜人按蚊(Anopheles anthropophagus)、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大劣按蚊(Anapheles dirus)、日月潭按蚊(Anopheles candidiensis)和東南亞重要傳播瘧疾媒介多斑按蚊(Anopheles maculatus)值得注意。

            傳播瘧疾媒介在傳播中所起的作用,與它們的一些生物特性有密切關系,如叮人習性,包括叮咬頻率和嗜血習性;對瘧原蟲的敏感性;種群數量和按蚊壽命等。

            人群易感性:免疫力是因素之一,無免疫力或免疫力低的人群易感性較高,新遷入瘧疾流行區的缺乏免疫力的人群比較容易發生瘧疾暴發性流行。國內學者觀察證明,原來是一個    低瘧疾區,發生暴發性流行后,成人與兒童的發病率無差異,但2-3年后,獲得性免疫力在成人和兒童間差異顯著,成人的發病率和原蟲率顯著低于兒童。

        特異的遺傳性素質是另一個因素。非洲西部地區有惡性而無間日瘧。

            除了以上三個環節外,還有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影響瘧疾流行。自然因素主要的如:(1)溫度。因為溫度與按蚊體內子孢子的發育有密切關系,20-30℃是最適宜溫度。流行季節的長短與氣溫亦有密切關系。(2)雨量。一般是受雨量大的影響,雨量大則地面積水增加,按蚊孳生地增多。有些地區曾因連續暴雨,按蚊密度迅速上升而造成暴發性流行。然而有時干旱也有很大影響,當河流干旱,河床形成許多小積水處時,按蚊大量孳生,使瘧疾傳播加劇。(3)按蚊孳生環境改變。例如60年代河南地區因將旱地改為水稻田,按蚊孳生地大量增加,瘧疾發病率急劇上升。但土地開發卻使按蚊孳生地減少或消失,瘧疾發病率迅速下降。

            一般臨床癥狀

            在瘧疾臨床發作前,不少患者有前驅癥狀,感到疲倦乏力、頭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坐臥不安,但也有前驅癥狀不明顯者。瘧疾的典型急性發作過程可分為發冷期、發熱期和出汗期,四種人體瘧疾基本相似。

            1.發冷期:患者感到怕冷,逐漸寒戰,全身發抖,持續時間10分鐘至1。2小時不等,常發作到寒冷難耐,雖然在炎熱的夏天,蓋上幾條棉被,仍感寒戰不止。同時全身酸痛,面色蒼白,口唇和指甲青紫。此時脈搏加快,體溫上升。

            2.發熱期:患者的寒冷感覺消失繼而全身發熱,面色由蒼白轉紅,口唇和指甲青紫消失,感到頭痛、口渴、脈搏快速有力,呼吸急促,體溫可達40℃。約持續2-3小時或更長。有些病例煩燥不安,呻吟,甚至抽搐,譫語。

            3.出汗期:高熱后全身出汗,逐漸大汗淋漓,衣衫盡濕。體溫迅速下降,可能降至正常體溫以下,各種伴隨癥狀亦消失?;颊吒械狡7?,欲睡,經過休息后,一般都能恢復常態。

            預防 

            個體預防針對瘧區居民或進入瘧區的個人,而群體預防則針對高瘧區、暴發流行區,或大批進入瘧區較長期居住的人群,除個體預防外,還要防止在人群中傳播。

           預防服藥

            在流行季節成人用乙胺嘧啶50mg加伯氨喹22.5mg頓服,孕婦改用氯喹或哌喹0.3g頓服,均每10天1次。在氯喹抗性地區用哌喹0。6或磺胺多辛500mg加乙胺嘧啶37.5mg,均每10天1次,首次連服2天。

           滅蚊

            在高度流行區或疫點,用DDT(2g/m2)滯留噴灑住屋和牲畜棚,在普遍使用蚊帳的地區,用溴氰菊酯(10-20mg/m2)或二氯苯醚菊酯(200-300 mg/m2)浸泡蚊帳。

           防蚊

            使用蚊帳、點燃蚊香,或用電熱蚊香、液體蚊香、電驅蚊器等驅蚊,或住戶裝紗窗、紗門。

           綜合防治

            包括環境治理:結合農田水利,和農村建設,除了必要的蓄水須加深外,消除其它小積水,使環境不利于蚊媒孳生;化學防制:除上述化學滅蚊外,有機磷殺蟲劑對外棲性,外食性媒介,作野外噴灑頗有成效;生物防制:放養食蚊(幼蟲)魚類,如柳條魚,或稻田養魚。微生物如蘇云金桿菌對中華按蚊有毒殺作用。寄生于蚊體內的線蟲,如旌德羅索蟲是中華按蚊的專性寄生蟲,有一定的防制作用。轉基因技術應用于蚊媒防制,有可能改變蚊媒吸人血的習性。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機版
        服務熱線
        亚洲1区第2区第3区第4区别,亚洲AV无码专区欧美AV,深田えいみ禁欲后被隔壁人妻,欧美日韩性爱视频在线观看,_新浪新闻

      2. <track id="06d61"><dl id="06d61"></dl></track>
        1. <listing id="06d61"></li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