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ack id="06d61"><dl id="06d61"></dl></track>
    1. <listing id="06d61"></listing>
      1. 您所在位置:

        新聞中心>媒體報道>內容>

        【健康報】廣西:三級聯動密織防艾網

        發布時間:2024年01月25日 來源:健康報 閱讀次數:

        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艾滋病防治處處長 梁慧婷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 林玫


          廣西壯族自治區高度重視艾滋病防治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決策部署,于2010年、2015年、2021年連續實施了3輪廣西防治艾滋病攻堅工程。自2012年起,自治區整合防治資源,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基層艾滋病防治體系規范化建設,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以縣級醫院和疾控中心為技術支撐、以鄉鎮衛生院和農村社區為主要陣地的縣鄉村三級艾滋病防控網絡,“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打造了一支規模龐大、訓練有素、能打硬仗的艾滋病防控隊伍,明顯提高了艾滋病防治服務可及性。
          經過努力,大部分艾滋病患者得到了及時檢測和有效救治救助,新發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數量明顯減少,艾滋病快速擴散蔓延的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全區艾滋病疫情持續控制在低流行水平。全區上下聯動更加緊密、源頭防控更加有力、服務內容更加精細,真正做到了“關口前移、重心下沉”。

          強化頂層設計 完善體系建設
          廣西防治艾滋病攻堅工程實施以來,自治區和市、縣級政府按照人均不低于1元的標準,充分保障艾滋病防治經費投入。經過第一輪攻堅工程,全區各級防艾辦全部實體化,落實編制402個,人員到位357人;各級疾控機構落實技術人員編制887個,人員到位831人,防艾專業隊伍建設得到顯著加強。
          2012年,自治區印發了《關于開展縣鄉村艾滋病防控機構規范化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編印下發了《縣鄉村艾滋病防控機構規范化建設工作手冊》,對三級艾滋病防控網絡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設備配置、工作職責和任務、考核評估等提出了具體要求。
          2013年頒布實施的《廣西壯族自治區艾滋病防治條例》,對艾滋病防控體系建設作出了明確規定。自治區防艾辦多次召開工作推進會,推動縣鄉村三級艾滋病防控網絡規范化建設深入開展。
          全區各地充分利用現有防控資源,轉變防控策略,加強機構和隊伍建設。全區所有市、縣均成立了防艾辦,各級疾控機構均設置艾滋病防控科。全區共建成1879個艾滋病篩查實驗室,鄉鎮衛生院以上醫療機構均具備了艾滋病檢測能力;共設立112個免費抗病毒治療定點醫院,實現篩查和治療網絡全覆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獨立設置防艾組,并設有專門辦公室,配備1~2名防艾專干。
          自2014年起,自治區安排專項經費,按照每月補助300元的標準,為每個行政村聘用至少1名農村防艾宣傳員(以村醫村干為主),全區共聘用2.7萬人,負責本村的入戶防艾宣傳等工作。防艾宣傳教育、社會綜合治理、綜合干預、檢測和治療、關懷救助等各環節有機結合的綜合防治體系不斷完善。
          促進協同合作 構筑防治網格
          自治區以政府為主導,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網格化多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制定網格管理工作制度,明確三級網格職責。
          一級網格即縣級網格,由當地政府分管領導親自抓,負責工作方案、激勵機制的審批,并協調衛生健康、公安、民政等防艾委成員單位密切配合開展工作。
          二級網格即鄉鎮級網格,由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公安派出所、民政所領導擔任網格長,負責聯系溝通協調,制訂具體工作方案,確保各項任務保質保量完成。鄉鎮防艾專干簽署保密協議,協助對艾滋病患者進行隨訪管理。
          三級網格即村級網格,由農村防艾宣傳員負責為本村常住人員登記造冊,對所有住戶入戶開展防治艾滋病宣傳教育,并開展高危場所、有艾滋病高危行為人群摸底調查等工作,配合開展艾滋病患者轉介治療。
          縣級疾控中心、二甲以上醫院等作為技術支撐部門,具體承擔咨詢檢測和患者隨訪治療等工作,并負責指導二級網格和三級網格工作。通過建立縣鄉村三級防控體系,全區明確了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各具體工作人員的職責,加強了溝通協調,使艾滋病防治工作從衛生健康部門單打獨斗轉變為政府主導、多部門聯防聯控、農村社區積極參與的模式,有效解決了基層防艾工作“誰來做、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全區防艾宣傳教育、綜合治理干預等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各類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率均達到90%以上,群眾防艾意識普遍提高,基本杜絕艾滋病經輸血傳播,艾滋病經注射吸毒和母嬰傳播得到有效控制。
          理順轉介機制 加強救治救助
          艾滋病傳染源管控的關鍵在基層,只有建立穩固的基層防治體系,才能及時發現和有效管控艾滋病傳染源。全區各地衛生健康部門會同民政、教育等部門,聯合建立并推廣基層艾滋病“一站式”關懷救助機制,全面落實免費咨詢和艾滋病抗體檢測、免費抗病毒治療、免費母嬰阻斷、致孤兒童免費入學、關懷救助艾滋病患者等“四免一關懷”政策。
          在網格體系下,全區各地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例如,南寧市邕寧區構建了“7+7+3+3”網格工作新模式,建立起順暢的確證和抗病毒治療轉介制度,即7天內對初篩陽性人員進行入戶隨訪并送確證、7天內轉介治療已確證患者、對啟動治療的感染者在3天內入戶指導服藥、3天內完成貧困感染者的救助資料審核。
          疾控機構、抗病毒治療醫院及隨訪人員各司其職,必要時由村醫負責督促患者服藥,確?;颊叱霈F藥物不良反應時能得到及時處理。全區艾滋病防治核心指標取得明顯提升,診斷發現率從2015年的68.7%提高到2022年的84.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治療覆蓋率從2015年的71.4%提高到2023年的92.75%;治療成功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7%以上。
          開展指導考核 建立激勵機制
          10余年來,自治區經常性開展防艾管理和技術培訓,培養了大批基層防艾技術骨干。例如,在賀州市鐘山縣、南寧市武鳴區、玉林市容縣等多地召開縣鄉村三級艾滋病防控網絡建設相關現場會,并采取重點地區分片包干等方式,加強對基層的防艾工作指導。全區各地制定縣鄉村三級防艾機構工作制度,量化工作任務,細化措施要求,明確工作職責,逐級落實責任,并對縣鄉村三級防艾工作進行考核評估。
          自治區和各市每年開展防治艾滋病攻堅工程年度考核,縣級衛生健康部門負責對鄉鎮衛生院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單位年度績效考核依據;鄉鎮衛生院負責對農村防艾宣傳員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補助獎勵掛鉤。
          同時,各地還出臺具體激勵措施,推動防艾工作高質量開展。如,梧州市等地針對基層工作人員,每轉介治療成功1例患者給予一定的獎勵,保障了轉介、確證、動員治療工作的落實。南寧市制定了轄區抗病毒門診醫療費用減免措施,對積極配合治療的患者可減免部分治療費用,每人每年最多減免達3000元,有效提高了患者服藥依從性。


        掃一掃 手機端瀏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手機版
        服務熱線
        亚洲1区第2区第3区第4区别,亚洲AV无码专区欧美AV,深田えいみ禁欲后被隔壁人妻,欧美日韩性爱视频在线观看,_新浪新闻

      2. <track id="06d61"><dl id="06d61"></dl></track>
        1. <listing id="06d61"></listing>